2021河北省采取的5项水环境保护措施
日期:2021-05-18 浏览:0
(来源:河北新闻网)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021年5月14日召开的河北省实施河湖长制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河北省2021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采取5项措施,通过实施“碧水保卫战”,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全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着力加强河流湖库流域综合治理。
方案提出,以抓好127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为核心,组织各地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实现水生态环境在“十三五”基础上巩固提升。加强106个国家考核重要水功能区管理,推进水功能区和水环境控制单元深度整合。在重点断面上游推进多梯度生态缓冲带建设,按照“守、退、补”原则严格保护,恢复与保障河湖生态水量,统筹“本地水”和“外地水”,治污减排和补水扩容“两手抓”。
2.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对219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施清单式管理,持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启动推进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措施建设和576个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标牌建设。
3.持续推进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治污、补水、防洪、排涝”总方针,系统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确保2021年淀区水质达到Ⅳ类、力争部分达到Ⅲ类,上游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
4.深化工业污水和入河排污口综合治理。
推进新设立工业园区建设配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立健全入河湖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规范化建设体系,结合水利部门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和河湖清理等重点工作,从源头和岸上下功夫精细管理,有效的切断污染物入河。
5.完善创新管理机制。
持续加强与京津晋等省市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共治共建共享。继续开展跨界断面生态补偿金扣缴,持续开展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通报排名和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评价机制,压实地方主体责任。
以上措施中,包括了对污水的监测。由此可见水质在线监测对水环境生态保护来说还是很重要的,通过水质检测仪来判断水中的各项指标合格,确保污水达标后排入水体中!
1.着力加强河流湖库流域综合治理。
方案提出,以抓好127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为核心,组织各地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实现水生态环境在“十三五”基础上巩固提升。加强106个国家考核重要水功能区管理,推进水功能区和水环境控制单元深度整合。在重点断面上游推进多梯度生态缓冲带建设,按照“守、退、补”原则严格保护,恢复与保障河湖生态水量,统筹“本地水”和“外地水”,治污减排和补水扩容“两手抓”。
2.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对219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施清单式管理,持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启动推进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措施建设和576个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标牌建设。
3.持续推进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治污、补水、防洪、排涝”总方针,系统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确保2021年淀区水质达到Ⅳ类、力争部分达到Ⅲ类,上游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
4.深化工业污水和入河排污口综合治理。
推进新设立工业园区建设配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立健全入河湖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规范化建设体系,结合水利部门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和河湖清理等重点工作,从源头和岸上下功夫精细管理,有效的切断污染物入河。
5.完善创新管理机制。
持续加强与京津晋等省市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共治共建共享。继续开展跨界断面生态补偿金扣缴,持续开展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通报排名和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评价机制,压实地方主体责任。
以上措施中,包括了对污水的监测。由此可见水质在线监测对水环境生态保护来说还是很重要的,通过水质检测仪来判断水中的各项指标合格,确保污水达标后排入水体中!
相关文章
- 2021-05-18天津水务集团防控疫情保障水质安全的措施
- 2021-05-18现如今关于生物毒性监测市场如何?
- 2021-05-182023年杭州慕迪科技端午节放假通知
- 2021-05-18河北疫情医疗废物污水废弃口罩管理
- 2021-05-18看嘉兴是怎么联合废水处理厂保障出水达标排放?
- 2021-05-18请问用户购买水质分析仪后可以自己配试剂吗?